本文目录
边塞诗人李颀的读音?
李颀的拼音读音是:[lǐ qí]
李颀(690年~751年),汉族,郡望赵郡(今河北省赵县),河南颍阳(今河南省登封市)一带人 ,唐代诗人。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,曾任新乡县尉,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。
他一生交游很广,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、高适、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。李颀性格疏放超脱,厌薄世俗。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,奔放豪迈,慷慨悲凉,最著名的有《古从军行》《古意》《塞下曲》等。
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。他以长歌著名,也擅长短诗,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。 《全唐诗》中录存李颀诗三卷,后人辑有《李颀诗集》 。
李颀祖籍赵郡(今河北赵县),长期居住颍阳(今河南登封西)。开元二十三年(约公元735年)登进士第。一度任新乡县尉,不久去官。后长期隐居嵩山、少室山一带的“东川别业”,有时来往于洛阳、长安之间。
为什么叫塞外,塞外是什么意思?
:塞外拼音:saì waì意思: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。也称塞北。包括内蒙古、甘肃、宁夏、河北等省、自治区的北部。南方的暖湿季风吹不到,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首当其冲,气候都比较干燥寒冷基本解释[beyond the Great Wall] 中国古代指长城以北的地区。也叫“塞北”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。——翦伯赞《内蒙访古》
塞的具体读音?
[ sāi ]
1.堵;填:~住漏洞。箱子~满了。
2.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:瓶~儿。软木~儿。
[ sè ]
同“塞(sāi)”。用于书面语词,如“闭塞”“阻塞”“塞责”“茅塞顿开”等。
[ sài ]
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。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:~外。要~。边~。
出塞古诗里的多音字?
出塞
作者:王昌龄(唐)
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诗中多音字:
塞:sài(塞外),sè(堵塞)
还:hái(还有),huán(还书)
将:jiāng(将来),jiàng(武将)
教:jiāo(教书),jiào(家教)
度:dù(角度),duó(度步)
译文:自秦汉时期以来,明月就如现在这样照耀着边关,远征万里的征夫还没有归家。但是如果龙城的飞将李广现在还在,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。
安塞中塞的读音?
安塞中塞的读音是 sài
塞,拼音sāi,sài,sè
释义
塞(sāi)
读音:sāi
◎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:活~。~子。
会意兼形声。从土,塞(xià)声。塞同罅,空隙之义。本义:阻隔;堵住。
同本义
塞,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塞(sài)
sài
◎ 边界上险要地方:要~。关~。~外。边~。~翁失马。
通“僿”。实,堵、填充空隙,用于书面词语中
刚而塞。——《尚书·皋陶谟》